此次開展的“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報告”不僅是上海,也是全國首個以中職學生為對象而進行的發展狀況研究,課題組調查了本市73所中等職業學校3萬余名學生,覆蓋中職所有年級。
過半中職生原本想進高中
進入中職,是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無奈選擇。在“你原本想升入的學?!钡恼{查中,53.3%的學生原本想考普通高中,但超過四成的學生因為成績不理想、考不上高中而無奈地進入了中職。僅近兩成的學生是為了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而選擇中職,只有15%左右的學生認為中職發展前景比較好。
雖然大部分“90后”中職生的心理狀態尚屬良好,但他們的自信心相對比較匱乏,七成學生覺得自己“十分渺小”。課題組建議,學校教育要幫助學生揚長補短,讓學生在各種活動和體驗中了解自己的長處、磨練意志,在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中做好就業的準備,盡快完成從學校人到企業人的心態和意識的轉變,樹立自信。
用人單位更看重“綜合素養”
雖然中職生信心不足,但他們的職業素養其實已經得到就職企業的肯定,課題組還專門采訪了一部分中職生的就職企業。至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盛志超認為:“從專業技術角度上來講,中職生不比大學生差,他們的操作更規范、更熟練,而且中職生心態好,也更加勤奮?!?
調查也印證了這一點。中職生對未來有著清醒的認識,62.93%的學生認為最重要的是專業知識和技術,其次是吃苦耐勞的占42.47%。此外,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能力較好,超過六成的中職生能做到犧牲自己的時間幫助同事完成任務。
不過,部分企業負責人也提出,除了專業技能,學生們還應提高綜合素質。調查發現,用人單位認為,中職生眼界還不夠開闊。很多學生對于自己的定位不是很清楚。企業更看重持續學習的能力而非學歷,中職生還需更多的素養,例如有沒有創造力,有沒有勇氣去承擔責任,有沒有主動性,有沒有基于能力的自信等等。
身心健康需要家校共同關注
在對“你認為對你的成長影響最大的人”的調查中顯示,對中職生影響最大的人前三位依次是:父母、老師和同伴,且選擇父母的比例高達86.01%。
中職生認為父母最關心的前三項依次為身體健康、學業成績和將來的工作;而中職生希望父母最關心的前三項依次為身體健康、情緒變化和內心想法、興趣特長。在中職生看來,父母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關心有過度之嫌。而他們對子女情緒變化和內心想法、興趣特長以及情感問題關注的又過少。
課題組認為,中職生的身心健康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。然而當下,部分中職生的家庭問題不少,對學生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。為此,加強家?;?,可以將學校教育的功能和家庭教育相結合,起到“雙管齊下”的作用。(記者 蘇軍)